返回首页

淡水养殖青蟹成活率有多少?

206 2025-03-10 17:13 到农村去网

一、淡水养殖青蟹成活率有多少?

青蟹是不能用淡水养殖的,生活在淡水中是容易导致死亡的。

青蟹在淡水中最多能存活两天,根据青蟹的生活习惯,青蟹若是长期使用淡水是养不活的,青蟹生活在海淡水缓冲交换的地带,虽然是可以生存于淡水中,但是若是要长时间的养殖的话,还是需要海水的。

因为青蟹的机体构造中是需要一定的盐分来运作的,青蟹是广盐性的海蟹,生存的盐度适合在7%~33%,最适合的盐度为10%~20%。

二、青蟹是否适合淡水养殖?

  青蟹不适合淡水养殖。  青蟹的学名为锯缘青蟹,俗称虫寻、蝤蛑。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派,梭子蟹科,青蟹属,是我国珍贵的水产品之一。其肉味鲜美独特,营养极为丰富,素称酒席上之佳肴,食用药用价值高,尤其是交配后性腺成熟的雌性蟹(红虫寻、高蟹)有海中人参之美誉,是产妇、老幼和身体虚弱者的高级滋补品,蟹壳可制成甲壳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青蟹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等省沿海,尤以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多。国外主要分布在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新西兰、美国、印度洋、红海和南非等沿海水域。  青蟹喜栖息、生活在江河溪海汇集口,海淡水缓冲交换的内湾--潮间带泥滩与泥砂质的涂地上。青蟹是游泳、爬行、掘洞型蟹类,一般白天多潜穴而居,夜间出穴(洞)进行四处觅食。青蟹以肉食性为主,喜欢寻食小杂贝、小杂螺、小杂鱼、小杂虾及小杂蟹等。青蟹又是广盐性的海产蟹,其养殖的适宜盐度为7‰~33‰,最适是10‰~20‰,适温范围6℃~35℃,最适生长水温18℃~25℃,此时青蟹的活动力强,食欲旺盛,而它的耐干露能力也极强,一只健康青蟹离开水后,鳃腔内只要留有极少量的水份,能保持鳃丝湿润,便可以存活数天。青蟹的一生要经过13次蜕壳(其中,幼体变态蜕壳6次,生长蜕壳6次,生殖蜕壳1次),总之,青蟹的变态发育和整个生长生活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蜕壳而进行。一般春季(4月份~5月份)放养的6期~8期幼蟹到夏季(7月份~8月份),养殖三个半月至四个月,每只蟹的体重就能达到200克~250克,若是秋季(9月~10份)放养的幼蟹需经越冬,养殖到次年的5月份~6月份,也可达到商品规格。  根据全国沿海各地多年来的生产实践,采取的养殖生产方式日趋多样化,有建蟹池(塘)单养的,也有围塘混养、滩涂低坝高网养,设椿设竿吊笼养、水泥池子养殖等等,均取得不同程度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缅甸青蟹可以淡水养殖吗?

不能。青蟹不能在淡水中养殖。生活在淡水中容易导致死亡。根据青蟹的生活习性,长期使用淡水是养不出青蟹的。青蟹生活在海水和淡水的缓冲交换区。虽然它们可以生活在淡水中,但如果想长期养殖,它们仍然需要海水。由于青蟹的身体结构需要一定的盐分来运作,青蟹是广盐里的海蟹,适合生存的盐度为7%~33%,最适合的盐度为10%~20%,因此青蟹必须生活在含盐的环境中。

四、淡水青蟹养殖条件和方法?

淡水青蟹养殖需要**适宜的条件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具体如下:

1. **苗种来源及选择**:可以选择人工培育的蟹苗或天然捕捞的蟹苗。购买的苗种需要进行检疫,以确保健康。应选择体质健壮、肢体完整、爬行迅速、反应灵敏、无病无伤的青壳蟹苗进行放养。

2. **放养密度**:合理的放养密度对于养殖成功至关重要。例如,仔蟹I期、II期的放养密度为3000~3500只/㎡,而养成池单养时,放养V期、VI期蟹种的密度为10000~12000只/公顷。

3. **水质控制**:水质是影响青蟹生长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换水,保持水体的清洁和适宜的盐度。青蟹可以忍受低盐度,可以使用盐度比重低于1.020的水来养,这样可以减少设备投入,类似于养淡水生物。如果使用高于1.020盐度的水,则需要配备海水缸来进行养殖。

4. **饲养管理**:青蟹属于穴居性水生甲壳动物,喜欢栖息于潮间带的泥沙海滩、红树林或沼泽地。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模拟其自然栖息环境,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白天它们通常在洞穴内栖息,夜间活跃觅食,因此养殖场地应有一定的遮蔽物,以模拟其自然生活习性。

5. **温度管理**:青蟹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其生长。在天气冷的时候,需要采取措施保温,比如晚上用东西盖住养殖容器,以防止温度过低影响青蟹的生长。

6. **防逃措施**:由于青蟹有较强的逃逸能力,养殖容器需要有一定的高度,以防青蟹爬出。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注水,以免青蟹被淹死。

综上所述,养殖淡水青蟹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苗种的选择、放养密度、水质控制、饲养管理、温度管理和防逃措施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细致的照料,可以提高养殖成功率和产量。

五、淡水蟹怎么养殖

淡水蟹怎么养殖?这是许多水产养殖者和水产爱好者常常问的问题。淡水蟹作为一种美味可口的水产动物,近年来备受关注,因其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价值,成为很多人餐桌上的佳肴。而对于想要养殖淡水蟹的人来说,了解养殖技巧和方法十分重要。

1. 确定养殖品种

淡水蟹有许多不同的品种,鉴于自己的养殖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至关重要。一些常见的淡水蟹品种有华北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中华绒螯蟹等。不同品种的养殖难度和成本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品种时需仔细考虑。

2. 准备合适的场地和设施

养殖淡水蟹需要准备合适的场地和设施。首先,需要选择一块水质清澈、流动性好的池塘或水池作为养殖场地。其次,要根据养殖的规模和品种选择合适的养殖设施,如养殖箱、养殖池等。此外,还要确保养殖场地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

3. 调控水质

水质是养殖淡水蟹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保持适宜的水质,需要进行水质调控。首先,要确保水质的酸碱度适中,一般控制在PH值为6.5-8之间。其次,要注意保持水质的氧气含量,通过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来改善水质。此外,要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4. 提供适宜的饲料

淡水蟹的饲料选择和饲养方法对于养殖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淡水蟹可食用的饲料包括水生植物、藻类、动物饲料等。在选择饲料时,要根据蟹的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搭配,确保蟹群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此外,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

5. 控制疾病

养殖淡水蟹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为了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要注意防治疾病。首先,要定期检查蟹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其次,要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场地的清洁。此外,要合理使用药物,防止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6. 控制养殖环境

淡水蟹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环境控制。首先,要保持养殖水温适宜,一般在20-30摄氏度之间。其次,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在寒冷季节,要加强保温措施。此外,要避免养殖场地的污染和环境的变化,保持养殖环境的稳定性。

结语

总而言之,养殖淡水蟹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正确掌握养殖技巧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提供适宜的场地和设施,调控水质,提供适宜的饲料,控制疾病,控制养殖环境等等,都是养殖淡水蟹成功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够对想要养殖淡水蟹的朋友们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养殖顺利,收获丰厚!

六、青蟹适不适合淡水养殖?

不适合。

青蟹是一种海蟹,适应了海水中高浓度的环境,因此血压本身比较高,如果将青蟹长时间放在淡水中养殖,内外渗透压不同,会出现青蟹死亡的情况;但是短时间内将青蟹放在淡水中也不会出现死亡的情况。

七、淡水蟹什么品种好养殖

最近,养殖淡水蟹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淡水蟹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产食品,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对于初次接触淡水蟹养殖的人来说,选择适合养殖的品种可能会有些困惑。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淡水蟹中适合养殖的品种。

1. 水晶蟹

水晶蟹(又名南美白玉蟹)是一种在国内非常受欢迎的淡水蟹品种。它具有明亮的外壳颜色和坚硬的外壳,非常耐受各种水质状况。水晶蟹的养殖技术相对简单,适合初学者养殖。

水晶蟹的肉质鲜美,肉质丰满,营养丰富。它还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成为许多养殖户的首选品种。水晶蟹的养殖季节相对较长,从春季一直到秋季都可以进行养殖。

2. 金爪蟹

金爪蟹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淡水蟹,以其金黄色的爪子而得名。它的外壳坚硬,肉质鲜美,是淡水蟹中的豪华品种之一。

金爪蟹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包括适宜的水温、充足的氧气和适量的饵料。养殖金爪蟹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对养殖环境的管理要求较高。

然而,由于金爪蟹的肉质鲜美,且市场需求较大,其养殖收益也相对较高,因此仍然是许多养殖户的选择。

3. 红脚蟹

红脚蟹是一种养殖难度较低的淡水蟹品种。它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适应性较强,对水质要求不高。

红脚蟹的爪子呈亮红色,肉质鲜美,是家庭养殖中常见的品种之一。养殖红脚蟹可以选择适当大小的水域或鱼塘,提供适宜的饵料,饲养管理相对简单。

由于红脚蟹的适应性强、养殖成本低、肉质可口,被广大养殖户所喜爱,成为一种淡水蟹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4. 大闸蟹

虽然大闸蟹主要生长在淡水中,但其对于水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大闸蟹养殖需要提供清洁、富含氧气的水质,同时对水温和饵料的管理要求也较高。

大闸蟹的养殖技术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然而,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以及较高的市场价值,大闸蟹仍然是养殖户的首选品种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大闸蟹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严格,要注意水质的保持和定期换水,以确保大闸蟹健康生长。

5. 红蟹

红蟹是一种色彩鲜艳、肉质鲜美的淡水蟹品种,适宜在温暖的环境下养殖,并对水质要求较高。

红蟹主要有两个品种,淡红色的和红黑相间的。红蟹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然而,红蟹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适宜的水质和养殖条件。养殖红蟹需要保持良好的水质和适宜的水温,以确保蟹苗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淡水蟹的养殖选择要根据养殖环境、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每种品种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应性,养殖户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养殖。

无论选择何种淡水蟹品种养殖,都需要注意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合理饲养,定期检查和管理,以确保淡水蟹的健康生长和市场价值。

希望本文对广大养殖户在选择淡水蟹品种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八、怎么养殖青蟹

怎么养殖青蟹

养殖青蟹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而如今,随着人们对天然食品的追求和消费市场的增长,青蟹养殖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利润丰厚的行业。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养殖青蟹的重要技巧和要点。

1. 合适的养殖环境

青蟹对养殖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在开始养殖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水域。青蟹生活在淡水湖泊、河流和沼泽地等区域,但仍需确保水质清洁、富含营养物质,并具有适当的水流。此外,确保水域具备良好的防护设施以防止野生动物的侵入。

2. 青蟹种苗的选择

种苗的选择对于养殖青蟹的成功至关重要。选择品质良好的种苗可以确保后续养殖过程的成功。青蟹种苗应具备壳色光滑、壳体坚硬、活动力强等特点。在选择种苗时,最好选择正规养殖场提供的产品,以确保良种的引种质量。

3. 合理的饲料管理

合理的饲料管理是保障养殖青蟹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为青蟹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可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养殖产量。青蟹主要以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为主食,如水生植物、水果残渣、小鱼虾等。饲料的选择和提供方式需要根据养殖环境和青蟹的生长特性进行调整。

4. 定期的水质管理

保持水域的良好水质是养殖青蟹的关键因素之一。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溶氧量和温度等参数,确保水质的稳定和适应性。如果水质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防止青蟹的生长受到损害。

5. 疾病防治

在青蟹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常见的疾病包括蟹壳软化症、蟹白化病和蟹病等。定期检查青蟹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合理的养殖环境以及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6. 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定期的清洁和消毒是确保青蟹养殖环境卫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定期清理水域中的杂物和废弃物,保持水质干净整洁。同时,定期对养殖设施进行消毒,预防寄生虫和细菌的滋生。

7. 生态环境保育

养殖青蟹除了追求高产量和经济利益外,还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育。定期监测水域的生态平衡,保护水域中的鱼类、水生植物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确保青蟹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养殖青蟹需要合适的环境、优质的种苗、合理的饲料管理、水质管理、疾病防治、定期清洁和消毒以及生态环境保育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技巧和要点,才能实现高效、稳定的青蟹养殖,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九、斯里兰卡青蟹是淡水蟹吗?

斯里兰卡青蟹不是淡水蟹,是海蟹。

斯里兰卡青蟹因体色青绿而得名,盛产自温暖的浅海中,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的沿海等地,以江浙一带尤多。

斯里兰卡青蟹是滩栖游泳蟹类,多生活在潮间带泥滩或泥沙质的滩涂上,喜欢停留在滩涂水洼之处及岩石缝等处,白天多穴居,夜间四处觅食。

十、三门青蟹可以在淡水养殖吗?

  不可以直接在淡水养殖,需要一定海水盐度。  三门青蟹养殖要求:  

1. 池塘要求:青蟹单养塘面积0.2hm至0.3hm,混养塘面积为0.66hm至1.33hm。水深在100cm至150cm。  

2. 环境要求:饵料生物丰富,气温6℃至35℃,养殖池塘水温6℃至33℃,海水盐度5至32。  3. 养殖密度:春秋两季均可放养。单养时,放苗规格5000只/kg,每公顷放苗22500只至37500只,混养塘放苗密度减半。  4. 饲料与饵料:饵料以寻氏肌蛤、红肉蓝蛤、鸭咀蛤、淡水螺蛳等动物性饲料为主,可通过池塘内人工增殖或人工采捕投喂方式解决;也可投喂专用配合饲料。日投饵量占青蟹体重5%至20%,视青蟹的个体大小和不同生长时期调节,个体越小,所占比例越高。  5. 饲养周期:不低于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