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蝲蛄如何养殖?
1.养殖池
选择直径2.5米、深1米玻璃钢制圆形缸作为蝲蝲蛄的养殖池,设置进排水系统,形成微流水养殖环境。缸中央排水口安装长1米、直径0.2米的PVC管,PVC管上设直径1厘米的密孔。安装鼓风机、气盘等增氧设备,保障养殖期间溶氧>5毫克/升。放虾前应对养殖池及设备进行常规消毒处理,避免因养殖设施污染导致养殖事故的发生。
2. 防逃及躲避设施
因蝲蝲蛄昼伏夜出、避强光趋弱光和互残(蜕壳虾在无躲避物的环境下易被蚕食)的生活习性,躲避物的设置尤为重要。蝲蝲蛄具备较强的攀爬能力,在养殖缸外侧用防逃网遮蔽,可有效解决逃跑问题,降低其损失。
3. 养殖用水
蝲蝲蛄属广温性动物,当水温低于12℃或高于25℃时摄食量减少,低于6℃或高于27℃时停食,开始打洞越冬和避暑。蝲蝲蛄的耐受水温为2~31℃,适宜生长水温 16~21℃,因此,在蝲蝲蛄人工养殖期间,可根据生产季节和需求适时调整养殖水温,以达到高效养殖目的。
4.养殖密度
蝲蝲蛄的养殖密度要综合养殖水温、个体大小、生长阶段和养殖环境等要素进行适时调整,合理的人工养殖密度至关重要,需综合考虑养殖方式、环境的承载能力等诸多因素,在生态养殖的前提下达到效益最大化。
5. 饲喂
蝲蝲蛄属杂食偏肉食性,应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人工配合饲料,以投喂鱼肉为主,人工饲料、燕麦、黄豆为辅。生长关键期,日投喂量以饱食、无残饵为标准,避免饲料残留对水质造成污染。
二、刺蛄养殖方法?
养殖环境 最好用水泥池或有防逃设备的池塘养殖。池水不宜过深,50~80厘米即可,水质要清新,无污染。东北蝲蛄虾有栖怠于隐蔽物中的习性,养殖水体中要设置隐蔽物和种植水生植物。东北蝲蛄虾可在平原地区和高寒丘酸地区养殖,可以因地制宜设置防逃设施。可投喂鱼用饲料和各种辅助饲料。该虾病害较少,可进行高密度养殖。在高密度养雅中,水体溶氧量要达到4毫克/升以上。
2
/3
券殖技术和加工方法 东北朝站虾养殖操作可按克氏鳌虾的养殖方法进行.东北娴姑虾打洞能力不强,养殖中对池塘底质没有特殊要求。东北蝲蛄虾可以单养和混养,混养时可以和白離、缠鱼等一起养殖,也可以直接作为饵料动物养
3
/3
鱼池一定要保水,不保水的鱼池会增加生产开支;鱼池要有一定的透气性,否则不利于底部有机物的分解。一般鱼池日透水量在1厘米左右为宜。
三、水蝲蛄养殖?
方法/步骤
1
/3
养殖环境 最好用水泥池或有防逃设备的池塘养殖。池水不宜过深,50~80厘米即可,水质要清新,无污染。东北蝲蛄虾有栖怠于隐蔽物中的习性,养殖水体中要设置隐蔽物和种植水生植物。东北蝲蛄虾可在平原地区和高寒丘酸地区养殖,可以因地制宜设置防逃设施。可投喂鱼用饲料和各种辅助饲料。该虾病害较少,可进行高密度养殖。在高密度养雅中,水体溶氧量要达到4毫克/升以上。
2
/3
券殖技术和加工方法 东北朝站虾养殖操作可按克氏鳌虾的养殖方法进行.东北娴姑虾打洞能力不强,养殖中对池塘底质没有特殊要求。东北蝲蛄虾可以单养和混养,混养时可以和白離、缠鱼等一起养殖,也可以直接作为饵料动物养
3
/3
鱼池一定要保水,不保水的鱼池会增加生产开支;鱼池要有一定的透气性,否则不利于底部有机物的分解。一般鱼池日透水量在1厘米左右为宜
四、蝲蛄养殖多久上市?
野生东北蝲蛄一般需3龄达到性成熟,养殖条件下2龄即可达性成熟。交配和产卵行为在养殖条件下,东北蝲蛄几乎可常年交配,在自然环境中则主要集中在秋季交配,次年春初产卵孵化。
4-6月为繁殖期。每只成体产卵80-100粒,产出后附于母体腹肢上,孵化期为40-55天,3年性成熟。
五、蝲蛄为什么没人养殖?
因为这种虾对环境要求是非常高的,人工环境无法满足其生长环境,所以没办法养殖。有人也尝试过去养殖,但是很奇怪的就造成了大范围的死亡。
蝲蛄又名大头虾,是一种在淡水中生活的正螯虾科动物,形态上与龙虾有点神似,顾又有“淡水龙虾”之誉。
由于其对水质要求较为苛刻,近年来所生活的区域受到人类活动和农药化肥施用的影响,另外加上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人类大量捕杀,蝲蛄的生存空间日益萎缩,种群数量减少严重,目前仅生活在我国东北辽宁北部、吉林长白山周围、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伦贝尔的部分溪流内。
六、水蝲蛄可以人工养殖?
可以养殖。
养殖环境 最好用水泥池或有防逃设备的池塘养殖。池水不宜过深,50~80厘米即可,水质要清新,无污染。东北蝲蛄虾有栖怠于隐蔽物中的习性,养殖水体中要设置隐蔽物和种植水生植物。东北蝲蛄虾可在平原地区和高寒丘酸地区养殖,可以因地制宜设置防逃设施。可投喂鱼用饲料和各种辅助饲料。该虾病害较少,可进行高密度养殖。在高密度养雅中,水体溶氧量要达到4毫克/升以上。
七、拉拉蛄怎么养
拉拉蛄 (又称蟋蟀) 是一种受欢迎的宠物昆虫,它们不仅可以作为观赏宠物,还可以作为食物,广受人们的喜爱。那么,如何才能养好拉拉蛄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拉拉蛄养殖的方法和技巧。
环境要求
拉拉蛄是一种喜欢温暖潮湿环境的昆虫,因此在饲养拉拉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温度:拉拉蛄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度,太高或太低的温度都会对它们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2: 湿度:拉拉蛄对湿度要求较高,一般要保持在50%-70%之间,可以通过喷水、加湿器等方式来增加湿度。
3: 通风:拉拉蛄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饲料选择
拉拉蛄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可以吃各种植物和动物,包括蔬菜、水果、小麦粉、肉类、虫类等。在饲养拉拉蛄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口味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
1: 肉类:可以喂给拉拉蛄一些肉类,如鱼肉、鸡肉、猪肉等,但要注意不要喂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2: 虫类:除了自己养殖的拉拉蛄之外,还可以给它们喂一些蚯蚓、蛆虫等其他昆虫,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拉拉蛄的营养,还可以丰富它们的口感。
3: 蔬菜水果:拉拉蛄也可以吃一些蔬菜水果,如胡萝卜、苹果、香蕉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拉拉蛄的健康成长。
养殖技巧
除了以上的饲料选择和环境要求之外,还有一些养殖技巧需要注意:
1: 清洁卫生:要经常清理拉拉蛄饲养箱和饲料盆,保持干净卫生,避免细菌滋生。
2: 饲养密度:拉拉蛄的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10-20只,密度过高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密度过低则会影响繁殖效果。
3: 繁殖方法:拉拉蛄的繁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繁殖,另一种是人工繁殖。人工繁殖可以通过提高温度、加强营养等方式来促进繁殖。
总之,要想养好拉拉蛄,就需要注意环境要求、饲料选择和养殖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让它们健康成长,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收益。
八、东北蝲蛄能人工养殖吗?东北蝲蛄能活几年?
蝼蛄的“方言”蝼蛄也叫喇喇姑,是一种在土里钻来钻去的地下农业害虫。在土质疏松的地区,发生量尤其多,活动猖獗。钻行地表之下,咬食作物根部,造成作物枯死。蝼蛄主要在晚间活动。分布于华北、西北、内蒙古等地。 蝼蛄的饲养技术 中药材中应用的为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在自然环镜中,这两种的发生量都很大。在野外用灯诱方法采收成虫,常能获得较好效果,足以满足药源供应要求。但随着治理农业害虫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农药及施药的方法不断改进,作为重要地下害虫之一的蝼蛄,虫口数量已显著减少。为了保证药源供应,在掌握药材市场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人工饲养还是必要得。 群体饲养蝼蛄,以长300厘米、宽200厘米、深200厘米以上的大饲养池为好,池的四周用砖砌成,以水泥抹平,下部填100厘米厚的壤土,稍作压实,为其创造深入越冬或挖掘产卵、育儿的环境;再填入20厘米厚的湿润疏松含农家肥或腐殖质的土,这样的土质适应蝼蛄的“跑湿不跑干”、“跑松不跑硬”的习性;表面撒上一层发酵后的马粪、碎麦杆、谷糠等作为保护层,以供成虫、若虫潜入,挖掘遂道,觅食,寻偶交配或躲避天敌的袭击;再在上面松散地放上一层长麦秸、玉米芯、稻草等,作为遮荫、保湿用。池中罩上铁窗纱盖子,防止成虫晚间逃逸。
九、如何抓地蝲蛄?
1、挖窝。在蝼蛄产卵盛期,在蝼蛄盛发地块,根据蝼蛄在地面造成虚土堆的特点,查找虫窝,刮去表土发现产卵洞口后,往下挖10—18厘米即可挖到卵,再往下挖8厘米左右便可挖出雌蝼蛄。
2、在有虫源的地方,可设置黑光灯诱捕成虫。
3、药剂捕杀,主要是采用毒饵诱杀。最常使用的是敌百虫毒饵,即用90%晶体敌百虫0.5公斤,加水5公斤,拌50公斤炒香的饵料(麦鼓、豆饼或玉米碎粒)做成毒饵。也有用40%乐果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25%辛硫磷微胶囊剂,或20%甲基异柳磷乳油0.5公斤、加水0.5公斤与炒好晾凉的饵料拌混,混拌后适当加些水(以不影响撒施为标准)做成毒饵。毒饵每公顷施用22.5—37.5公斤(每亩1.5—2.5公斤)。毒饵可直接均匀撤在土表,或随播种、定植时撤于播种沟或植穴内。在已发生蝼蛄为害时,可挖开隧道撒施或撒在隧道口附近。毒饵要在傍晚施用,尤以无风闷热傍晚施用更好。
4、毒粪捕杀。即用4%敌马粉剂与新鲜马粪按1:5拌和做成毒粪。毒粪堆施于蝼蛄活动隧道处,或每隔2米沿垄每3—5米刨一碗大的坑,放入一把毒粪,然后覆层薄土。每公顷施用毒粪75公斤(每亩5公斤)。
十、地里蝲蛄如何杀死?
蝼蛄危害严重时,每亩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2kg兑细土25kg,拌均匀后撒施地表,在土地耕耙或栽培前沟施毒土。
1.农业防治
结合深耕施足基肥,基肥要选用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播种后,勤中耕、勤除草,发生蝼蛄危害时,可追施碳酸氢铵化肥,散发的氨气对蝼蛄有一定的趋避作用。
实行合理轮作改良盐碱地,有利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可消灭大量蝼蛄减轻危害,减少蝼蛄的危害。
2.物理防治
在蝼蛄发生危害期,可利用蝼蛄的趋光性,在田间或路旁利用黑光灯、白炽灯诱杀成虫,以减少农田虫口密度。
3.化学防治
虫害发生初期,每亩可用9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ml兑水1L,与5kg棉籽饼、玉米粒、秕谷或麦麸等炒香后搅拌均匀制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随播种移栽定植时撒于播种沟或定植穴内,内置的毒饵务必当天撒施,可有效防止蝼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