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膨化棉粕和膨化棉籽的区别?
二者区别:
膨化棉粕是棉籽经过压榨取油后然后进行膨化所得,而膨化棉籽只是把棉籽经过膨化处理,没有经过压榨。所以膨化棉籽的含蛋白和氨基酸高。而膨化棉粕经过压榨出油后含蛋白和氨基酸比膨化棉籽要低很多,
二、喂牛膨化豆粕好还是片粕好?
豆粕好
豆粕是一种高蛋白原料,无需脱毒即可用作饲料。其中蛋白质含量为40%-48%,赖氨酸含量为2.5%-3.0%,色氨酸含量为0.6%-0.7%,蛋氨酸含量为0.5%-0.7%。菜粕的粗蛋白含量在34%-38%之间,特点是蛋氨酸含量高(仅次于芝麻饼、粕),赖氨酸含量亦高。
豆粕消费主要集中在家禽饲养、肉牛及奶牛饲养等方面。在奶牛的饲养中豆粕易于消化能够提高奶牛的出奶量。在肉牛的饲养中,有些时候并不需要高质量的豆粕,用其他粕类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豆粕在牛的饲养中的地位不及在生猪饲养中的地位。近几年来,豆粕也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鱼类对氨基酸的特殊需要。另外豆粕还可用于制造糕点及化妆品等
三、菜籽粕和棉籽粕的区别?
1、菜粕是以油菜籽为原料,经过提油后的产物。压榨取油后得到菜子饼,浸提或预榨浸提后得到菜粕。
2、棉粕是棉籽经过压榨取油后得到棉饼,在经过浸提工艺将里面的残油分离出来后得到的一种微红或黄色的颗粒状物品。
二、物理成分
1、菜粕的粗蛋白含量在34%-38%之间,特点是蛋氨酸含量高(仅次于芝麻饼、粕),赖氨酸含量亦高。而精氨酸含量低,是饼、粕饲料中含量最低的。菜籽粕的有效能值偏低(淀粉含量低、菜籽壳难以消化利用)。矿物质中,钙和磷的含量均高,硒和锰的含量亦高。特别是硒的含量是常用植物饲料中最高的。
2、棉粕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4.32%,仅次于豆粕的蛋白质含量48%,而高于菜籽粕的蛋白质含量36.04%。精氨酸含量高达3.6%-3.8%,而赖氨酸含量仅有1.3%-l.5%,只有豆粕的一半。
三、压榨率
1、国内油菜籽压榨菜油和菜粕,压榨率大约为的60%菜粕和35%的菜油。
2、目前国内棉籽压榨棉籽油和棉粕,压榨率大约为39%-42%的棉粕和12%左右的棉籽油。
四、是否需要脱毒处理
1、菜粕菜籽中含有硫葡萄糖苷、芥酸、单宁、皂角苷等不良成分,其中主要是硫葡萄糖苷。硫葡萄糖苷本身无毒,但在一定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经过菜籽本身含有的芥子酶的酶解作用而产生异硫氰酸酯、唑烷硫酮和腈类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引起甲状腺肿大,从而造成动物生长速度下降,繁殖力减退。单宁则妨碍蛋白质的消化,降低适口性。而芥酸阻挠脂肪代谢,造成心脏脂肪蓄积及生长受到抑制。欢迎关注:高效养牛,微信公众号。使用前需进行一定的脱毒处理,并且使用时要加以限制,具体喂量应根据菜粕中有害成分含量而定。经过脱毒处理的菜籽粕喂量可以加大,而“双低”油菜籽生产的菜粕喂量要受限制。同时,应结合菜粕的氨基酸组成特点,适当搭配其它饼粕。
2、棉籽中含有对动物有害的棉酚及环丙烯脂肪酸,尤其是棉酚的危害很大。在制油过程中,由于蒸炒,压榨等热作用,大部分棉酚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而变成结合棉酚,结合棉酚在动物消化道内不被动物吸收,故毒性很小。另一部分棉酚则以游离形式存在于饼、粕及油品中,这部分游离棉酚对动物毒性较大,尤其单胃动物过量摄取或摄取时间较长,可导致生长迟缓、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导致死亡。幼小动物对棉酚的耐受能力更低。由于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对动物有害,因此,在使用棉饼、粕时,要根据饲喂对象及饼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加以限量。反刍家畜在有优质粗料及多汁青料的情况下,棉籽饼、粕的用量不受限制,不会造成中毒。对单胃动物要限制喂量,最好使用经过脱毒处理的棉籽饼粕。同时,使用棉籽饼、粕配制饲粮要注意氨基酸平衡,尤其是棉籽饼、粕的赖氨酸含量低,且利用率差,应注意添加赖氨酸。
四、使用方向
1、菜粕主要用于禽畜饲料的添加成分。主要用于肉牛、奶牛、生猪、鸡以及鱼等的饲料中。由于菜粕中存在抗营养物质,影响动物对蛋白质的吸收,因此菜粕要用作饲料前必须进行脱毒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禽畜饲料的添加成分。牛对无毒菜粕的适应性比猪和家禽更强一些。常规油菜粕也可用作饲料,但用量不宜过多。另外菜粕还可用于制作肥料和酱油。
2、目前棉粕的用途主要是用来配制饲料用于禽畜饲料的添加成分,其他的用途几乎没有。与豆粕相比,棉粕的特征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蛋白含量低,二是价格低,三是具有一定毒性和高热量。由于毒性这一局限性的存在,所以其在饲料的配比的量上就有了上限。
五、产量消费量
近年来菜粕年产量将近1000万吨,消费量在830多万吨。棉粕年产量比较少,年均在500万吨左右。
六、价格比较
棉粕的价格高于菜粕价格。
四、菜粕和菜籽粕的区别?
菜粕 又称为"菜籽粕",为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其粗蛋白含量应在32%以上,粗纤维含量应在12%以下。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油菜籽的95%都用作生产食用油。
目前油菜籽的常见榨油工艺有动力旋转压榨和预压浸出工艺两种,前者的副产物是菜籽饼,后者的副产物是菜籽粕。是商品期货的品种之一。
菜粕是油菜籽通过预压浸出工艺榨油的副产物,粗蛋白质含量在33%以上,粗纤维含量10%-13%,并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比如单宁、芥子碱、植酸、硫葡萄糖苷等。豆粕经益生菌发酵水解,产生大量具有独特生理活性功能的活性肽。分子量低于5000的小肽混合物为产品的主要成分,易消化、吸收快、抗原性低,有效刺激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调节体内微生态菌群的结构,增加整个消化道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分解、合成、吸收和利用。
五、膨化大豆和膨化玉米属不属于其他饼粕?
属于。
我国饼粕类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大豆饼粕、菜籽饼粕、棉籽饼粕、花生粕、芝麻饼粕、油茶饼粕、葵花籽饼粕、亚麻籽饼粕、红花籽粕等。这些原料都富含植物蛋白,其蛋白质含量一般都在30%以上。这些饼粕原料经过生物发酵后,饲料外观蓬松变软,气味芳香,抗营养因子降解,营养价值显著提高,是非常优良的微生物饲料。
六、加籽菜粕和菜粕区别?
加籽菜粕与普通菜粕在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基本相似,因此在营养成分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加籽菜粕和菜粕最主要区别的不同表现在: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上,普通菜粕含有高水平的对动物能够产生多种副作用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高出加拿大菜粕5-15倍,,
加籽菜粕是经育种而培育成的新油菜品种,在动物日粮中的使用量可以不受限制,是一种其他高质量蛋白质成分的替代物
七、玉米胚芽粕和喷浆胚芽粕区别?
1 玉米胚芽粕和喷浆胚芽粕的区别在于生产工艺不同,玉米胚芽粕是通过油厂产生的废渣经过脱皮、磨碎等工艺制成,而喷浆胚芽粕是通过将新鲜玉米芯喷入高温高压的蒸汽中脱皮、磨碎等工艺制成。2 玉米胚芽粕和喷浆胚芽粕在营养成分上有所差异,喷浆胚芽粕中油脂含量更高,而玉米胚芽粕中蛋白质含量更高。3 对于不同的用途,玉米胚芽粕和喷浆胚芽粕的选择应该根据其营养成分以及价格等因素进行权衡。
八、玉米粕和玉米胚芽粕的区别?
区别:从蛋白质品质上看,玉米胚芽粕的蛋白质品质虽高于玉米粕饲料,玉米胚芽粕在食品、饲料和工业领域都有涉及。
玉米粕,是玉米拿去磨粉的时候,磨面机器脱掉的玉米表层的那个壳,那个是不能加到面里边的,要不玉米面粉就很粗糙,玉米粕,亦称玉米皮渣,或玉米纤维饲料,玉米皮糠等。它是在生产淀粉时将玉米浸泡、粉碎、水选之后的筛上部分,经脱水而制成的玉米麸质饲料。
玉米胚芽粕是以玉米胚芽为原料,经压榨或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又称玉米脐子粕。一般在生产玉米淀粉之前先将玉米浸泡、破碎、分离胚芽,然后取油。取油工艺分干法与湿法两种。取油后即得玉米胚芽粕。
九、菜籽粕和棉籽粕的区别 图文?
菜籽粕是菜开花后结的籽粕,棉籽粕是棉花的籽粕
十、油菜粕价格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油菜粕价格的最新动态。
油菜粕价格走势
油菜粕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原料,也是饲料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油菜粕价格的走势对农业和畜牧业产业链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最新数据,近期油菜粕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这主要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供需关系、气候因素和政策变化等。
供需关系
目前,国内油菜粕市场的供应相对充足。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提升,油菜籽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进而带动了油菜粕的供应量增加。与此同时,养殖业的发展也导致了对油菜粕的需求量增加。供需关系的平衡使得油菜粕价格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
气候因素
油菜粕的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油菜生长和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当气候条件不理想时,油菜的生长受到限制,产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自然灾害,如洪涝和干旱,都可能导致油菜粕的产量减少,进而对油菜粕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政策变化
政府的政策变化也会对油菜粕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对油菜粕的出口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等的调整都可能对油菜粕价格产生一定影响。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市场的波动,从而影响到油菜粕价格的变动。
行业趋势
从整体来看,油菜粕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原料,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生物质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油菜粕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替代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同时,油菜粕也是饲料行业的重要原料之一。随着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为油菜粕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结论
综上所述,油菜粕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气候因素和政策变化等。目前油菜粕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抓住机遇,做出明智的决策。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了解油菜粕价格的走势有所帮助!